震撼來襲!這場藝術(shù)盛宴奏響生命的理性與瘋狂
3月25日,著名指揮家呂嘉將攜手鋼琴家張昊辰、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聯(lián)袂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亮相成都城市音樂廳,為蓉城的樂迷朋友們帶來一場酣暢淋漓的藝術(shù)盛宴!
藝術(shù)家
指揮 | 呂嘉
Conductor | Lü Jia
呂嘉是享有國際盛譽的華人指揮大師,他生于上海的一個音樂世家,幼年學習鋼琴和大提琴,后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指揮大師鄭小瑛學習指揮。
24歲時,呂嘉進入德國柏林藝術(shù)大學,跟隨漢斯·馬汀·拉賓斯坦教授、羅伯特·沃爾夫教授繼續(xù)深造。同年,呂嘉在意大利獲得安東尼奧·佩得羅第國際指揮大賽第一名,并由此開始了輝煌的職業(yè)指揮家生涯。
在過去的近20年中,呂嘉在歐美及全球各國指揮歌劇及音樂會兩千余場。他是第一位在意大利擔任重要歌劇院總監(jiān)的亞洲指揮家,也是第一位執(zhí)棒芝加哥交響樂團的華人指揮家。在歐洲,他曾在斯卡拉歌劇院、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柏林德意志歌劇院,以及洛桑、都靈、羅馬、那不勒斯、威尼斯、弗洛倫薩、法蘭克福和斯圖加特的眾多歌劇院指揮過大量重要歌劇制作。在交響樂領(lǐng)域,他曾與眾多國際頂尖交響樂團合作,如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羅馬圣塞西莉亞交響樂團、伯明翰城市交響樂團、利物浦皇家愛樂樂團、奧斯陸愛樂樂團、里昂國立管弦樂團、芬蘭廣播交響樂團、漢堡廣播交響樂團、悉尼交響樂團,及眾多其他歐美及澳洲樂團。
呂嘉是第一位錄制全套門德爾松交響作品的華人指揮家,也是全球唯一錄制了瑞典國寶級作曲家英瓦?利德霍姆全套交響樂作品的指揮家。他對德國古典浪漫派交響樂作品和法國印象派交響樂作品的詮釋被盛贊為用“精準的音樂語言與完美的指揮技巧”演奏出“極其令人信服的音樂演繹”。在身為歌劇故鄉(xiāng)意大利和德國,呂嘉指揮的歌劇劇目超過50部,被意大利的音樂評論家譽為“比意大利人更懂得意大利歌劇的指揮家”。
2007年,在意大利佩薩羅舉行的羅西尼歌劇節(jié)上,呂嘉指揮的羅西尼歌劇《賊鵲》榮膺當年的“歐洲年度最佳歌劇大獎”。同年,意大利總統(tǒng)納波利塔諾決定授予呂嘉“總統(tǒng)杯”,以表彰他為歐洲音樂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作出的重要貢獻。2012年,他還在舉世矚目的多明戈國際聲樂比賽中擔任評委,并由此成為該比賽有史以來唯一的華人評委。
2012年,呂嘉成為國家大劇院歌劇總監(jiān)與首席指揮。由他監(jiān)制和指揮的《羅恩格林》《漂泊的荷蘭人》《奧賽羅》《費加羅的婚禮》《假面舞會》《托斯卡》等歌劇,在世界眾多歌劇與音樂媒體上廣獲贊譽。憑借這些世界水準的歌劇制作,國家大劇院不僅成為全球歌劇舞臺上的耀眼明星,更由此開辟了歌劇藝術(shù)在中國發(fā)展的新篇章。同時,呂嘉帶領(lǐng)下的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也通過其在音樂會中令人嘆服的表現(xiàn),穩(wěn)步崛起為中國新一代交響樂團的杰出典范。
2017年,呂嘉出任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shù)總監(jiān)、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音樂總監(jiān)。在此之前,呂嘉曾任意大利維羅那歌劇院的音樂總監(jiān)、西班牙特內(nèi)里費交響樂團藝術(shù)總監(jiān),澳門樂團音樂總監(jiān)兼首席指揮。并曾在意大利特里埃斯特歌劇院、佛羅倫薩交響樂團、羅馬拉奇奧室內(nèi)樂團及瑞典諾克平交響樂團擔任藝術(shù)總監(jiān)兼首席指揮。
鋼琴 | 張昊辰
Piano | Haochen Zhang
“他的音色范圍和表現(xiàn)力如萬花筒般廣闊……比張昊辰的精湛技藝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敏捷的想象力……為了呈現(xiàn)如此精彩的演繹,他愿意冒險探索音樂深處人跡罕至之處——這是張昊辰最值得贊賞的地方?!?/p>
——彼得·拉比諾維茨,《留聲機》
“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將以榮譽捍衛(wèi)古典音樂的尊嚴!”
——洛林·馬澤爾
繼2009年獲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金獎,成為這一世界頂級賽事史上奪冠的首位亞洲人之后,張昊辰以他超凡的想象力、華麗的技巧、深刻的音樂感觸感染了世界各地的聽眾。2022年,其音樂隨筆集《演奏之外》在中國內(nèi)地出版。
2023年8月,BIS唱片公司發(fā)行了張昊辰的全新專輯《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練習曲》。因其所獲的廣泛好評,張昊辰在同年9月登上國際權(quán)威鋼琴雜志《國際鋼琴》封面;次月獲《留聲機》雜志月度最佳唱片。他的另外三張錄音室專輯同樣由BIS發(fā)行,分別為2022年10月發(fā)行的與娜塔麗·施圖茨曼、費城交響樂團合作錄制的《貝多芬鋼琴協(xié)奏曲全集》;2019年7月與迪瑪·斯洛博登尼克、拉蒂交響樂團合作錄制的普羅科菲耶夫《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與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以及2017年2月發(fā)行的首張個人錄音室獨奏專輯。
2024-25樂季,張昊辰的演出將包括與慕尼黑愛樂樂團、費城交響樂團、蘇黎世音樂廳管弦樂團、墨爾本交響樂團的再度合作,于巴黎香榭麗舍劇院的獨奏會首秀,以及作為國家大劇院樂季駐院藝術(shù)家,演奏李斯特與拉赫瑪尼諾夫的全部鋼琴協(xié)奏曲等。
張昊辰長年在世界各地舉辦獨奏會以及與交響樂團的協(xié)奏曲巡演。近年來合作過的指揮包括洛林·馬澤爾、里卡多·夏伊、瓦萊里·捷杰耶夫、邁克爾·蒂爾森·托馬斯、鄭明勛、雅尼克·涅杰-瑟貢、圖岡·索契耶夫、吉安德里亞·諾賽達、瓦西里·彼得連科、大衛(wèi)·羅伯森、馬琳·阿爾索普、余隆等。與之合作的著名樂團有琉森音樂節(jié)管弦樂團、紐約愛樂樂團、費城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柏林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北德廣播易北愛樂樂團、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蘇黎世音樂廳管弦樂團、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法國廣播愛樂樂團、圖盧茲國立管弦樂團、巴黎室內(nèi)樂團、斯卡拉大劇院管弦樂團、圣切契利亞交響樂團、盧森堡愛樂樂團、華沙愛樂樂團、馬林斯基交響樂團、以色列愛樂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亞特蘭大交響樂團、悉尼交響樂團、墨爾本交響樂團、NHK交響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香港管弦樂團等。其演奏足跡遍及世界眾多知名音樂場地,包括柏林愛樂大廳、紐約卡內(nèi)基大廳、紐約林肯中心、華盛頓肯尼迪中心、倫敦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斯卡拉大劇院、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東京三得利音樂廳等。
張昊辰曾在BBC逍遙音樂節(jié)、琉森音樂節(jié)、韋爾比耶音樂節(jié)、阿斯本音樂節(jié)、拉羅克·當泰龍國際鋼琴節(jié)、蒙彼利埃音樂節(jié)、圣塔菲音樂節(jié)、拉霍亞音樂節(jié)等世界頂尖音樂節(jié)中亮相。作為一名活躍的室內(nèi)樂音樂家,他也曾與多弗四重奏、塔卡什四重奏、東京四重奏、上海四重奏、布倫塔諾四重奏等知名室內(nèi)樂團體合作。
張昊辰1990年生于上海。5歲即在上海音樂廳舉辦個人獨奏會。幼時師從林恒、吳子杰、王建中,2001年起師從著名鋼琴教育家但昭義。2005年進入費城柯蒂斯音樂學院,師從著名鋼琴家加里·格拉夫曼,后曾跟隨鋼琴家安德里斯·漢弗里格在維也納進修。2009年,張昊辰在范·克萊本鋼琴大賽的部分實況錄音由樂滿地唱片公司發(fā)行,并在彼得·羅森執(zhí)導的關(guān)于那屆賽事的紀錄片《德州驚喜》中擔任重要角色。
女高音 | 宋元明
Soprano | SONG Yuanming
旅奧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是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她以特優(yōu)雙碩士畢業(yè)于維也納國立音樂與表演藝術(shù)大學“歌劇與輕歌劇”及“藝術(shù)歌曲與清唱劇”專業(yè),師從弗蘭茨?盧卡索夫斯基教授,取得聲歌系碩士以上“優(yōu)秀藝術(shù)家”表演專業(yè)最高學位。同時她也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于維也納布萊納音樂學院長笛演奏碩士學位。
宋元明曾獲第48屆法國圖盧茲國際聲樂大賽第一名、奧地利第13屆“塔利亞維尼”國際聲樂比賽“最佳女高音”獎、捷克第44屆“德沃夏克”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及“最佳歌唱家”雙獎等六個國際比賽的獎項。她在包括薩爾斯堡國際藝術(shù)節(jié)、維也納美泉宮皇家歌劇院、金色大廳玻璃廳、奧地利格拉茨歌劇院、首爾藝術(shù)中心、捷克卡洛維瓦利歌劇院、紐約卡內(nèi)基音樂廳、華盛頓肯尼迪藝術(shù)中心、布宜諾斯艾利斯劇院、智利圣地亞哥劇院、國家大劇院等頂級舞臺登臺演出,并與維也納愛樂樂團、費城交響樂團以及里卡多?穆蒂、巴倫博伊姆、捷杰耶夫和雅尼克?涅杰-瑟貢等著名指揮家有過令人印象深刻的合作。在歌劇舞臺上,宋元明主演了《唐?璜》《費加羅的婚禮》《蝙蝠》《圖蘭朵》《藝術(shù)家生涯》《駱駝祥子》《日出》《游吟詩人》《茶花女》《唐帕斯夸萊》《風流寡婦》《愛之甘醇》《青春之歌》等歌劇劇目。2024年宋元明首次演唱瓦格納歌劇全劇,出演了國家大劇院制作的瓦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飾演女主角森塔,《音樂周報》稱贊她的演出“聲音甜美,穿透力強,德語發(fā)音吐字清晰標準,再加上姣好的舞臺形象與生動的表演,使得森塔的一襲藍衣成為當晚演出里令人矚目的一抹亮色?!?024年9月,宋元明受邀在維也納勛伯格藝術(shù)中心上演了藝術(shù)歌曲音樂會。
憑借著對聲樂作品風格鮮明而又精準演繹,宋元明與許多交響樂團都有著密切的合作,她曾擔任杭州愛樂樂團2022/2023音樂季駐團藝術(shù)家、青島交響樂團2023音樂季年度駐團藝術(shù)家,并擔任貴陽交響樂團2024/2025音樂季駐團藝術(shù)家。
宋元明曾作為獨唱與雅尼克?涅杰-瑟貢指揮的費城交響樂團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合唱”,現(xiàn)場實況由DG錄制并發(fā)行唱片。2021年宋元明的首張個人專輯《理查?施特勞斯藝術(shù)歌曲精選》由NAXOS出版發(fā)行,2022年她的另一張專輯《馬勒:少年的魔號》出版發(fā)行。2024年6月,NAXOS唱片發(fā)行了宋元明與國際著名聲樂藝術(shù)歌曲指導、鋼琴家查爾斯?斯賓塞(Charles Spencer)在維也納聯(lián)合錄制的《漫步奇幻之境--奧地利十九至二十世紀藝術(shù)歌曲選集》唱片,這也是繼2021年之后NAXOS為宋元明出版發(fā)行的第二張個人專輯。宋元明的聲音被維也納文化媒體稱之為“是純正的大抒情女高音, 她的聲音可塑性極強,統(tǒng)一有磁性,柔美而具有力量,在高聲區(qū)有非常漂亮的弱音處理?!?/p>
關(guān)于此次音樂會
音樂會將以瓦格納的浪漫主義經(jīng)典——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中的《前奏曲》和詠嘆調(diào)《愛之死》開場?!肚白嗲芬跃徛⑹闱榈男珊统錆M渴望與掙扎的感情基調(diào)為整場音樂會奠定神秘、朦朧且充滿張力的情感色彩。詠嘆調(diào)《愛之死》則將死亡與洪流般奔涌的愛匯聚在一起,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將完美演繹伊索爾德在死亡邊緣的情感起伏和靈魂的升華。
緊接著,鋼琴家張昊辰將為我們帶來李斯特《降E大調(diào)第一號鋼琴協(xié)奏曲》。這首作品可謂將鋼琴演奏技巧發(fā)揮到了極限,大膽使用了不協(xié)和音、大幅度跨越音程、大量的半音階音型以及頻繁的節(jié)奏變換等。
音樂會的下半場將在作曲家姚晨的管弦樂作品《造園》中拉開帷幕。造園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師法自然的一種文化情趣,也是傳統(tǒng)文化之天人合一皆被于我的體現(xiàn)。作品將東方的細膩與深邃融入音樂之中,將為我們帶來別具一格的音樂體驗。
隨后,斯克里亞賓《第四號交響曲“狂喜之詩”》將以其充滿激情與幻想的旋律,將音樂會推向高潮,讓我們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奇幻與激情的音樂世界,感受到斯克里亞賓所追求的“狂喜”境界……
演出曲目
瓦格納Wagner
前奏曲及“愛之死”(選自《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 WWV 90)
女高音:宋元明
作品有話說
在瓦格納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里,前奏曲與“愛之死”,兩段音樂分別位于這部長達數(shù)個小時歌劇頭尾,卻以遙相呼應的方式完成了“特里斯坦和弦”的提出與解決,是作曲家的神來之筆,也在不經(jīng)意間為音樂史打開了通向現(xiàn)代的大門。
歌劇的靈感源于作曲家與瑪?shù)贍柕隆の荷酥g的愛情。如瓦格納的傳記作者德呂納所說,“在他遇到瑪?shù)贍柕?魏森冬克之前,愛情就已經(jīng)成為一種強大的藝術(shù)力量。但是,有很多跡象表明,他直到體驗了瑪?shù)贍柕孪喈斢心ЯΦ某霈F(xiàn)之后才意識到這一點?!边@樣一種求而不得、違背世俗倫理的愛情,成為了他創(chuàng)作時的巨大動力與靈感源泉。在這種催化劑的作用下,瓦格納以極快的創(chuàng)作速度完成了《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雖然我一生從未品嘗過愛的甘美,我卻要為這個所有的夢中最美的夢樹立一座紀念碑。在這個夢中,愛得到了永恒的滿足?!?瓦格納用懸而未決的“特里斯坦和弦”作為整部歌劇的開頭,而隨著它在“愛之死”里終得解決,正如德國浪漫主義詩人諾瓦利斯所寫的那樣:“愛得到了自由,永遠不再有分離。”
李斯特Liszt
降E大調(diào)第一號鋼琴協(xié)奏曲,S. 124
第一樂章:莊嚴的快板
第二樂章:抒情的柔板
第三樂章:活潑的小快板
第四樂章:勇武有生氣的快板
鋼琴:張昊辰
作品有話說
在李斯特數(shù)量極為龐大的鋼琴作品里,鋼琴與樂隊作品卻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比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兩部鋼琴協(xié)奏曲(另有一部未完成)。這兩部協(xié)奏曲都是李斯特的職業(yè)鋼琴家生涯宣告結(jié)束之后才完成創(chuàng)作的,在以巨星的身份走遍歐洲幾乎每個角落之后,36歲的李斯特決定過更加安定的生活,專注于作曲、教育和魏瑪音樂總監(jiān)的工作中。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是他構(gòu)思已久的一部作品,主題素材早在1830年就出現(xiàn)在筆記本里,全曲完成卻要到1849年了。
這部作品并不像傳統(tǒng)的協(xié)奏曲那樣鋼琴獨奏與樂隊交替出現(xiàn),而是在大部分時間里以鋼琴和樂隊融為一體的方式進行進,樂隊中許多樂器也都有各自的獨奏段落。樂曲的結(jié)構(gòu)非常新穎,它本質(zhì)上只有一個樂章,但包含四個段落,主題素材在這四個段落里以不同的方式被演繹和變奏,這種形式叫做“套曲曲式”或者“循環(huán)曲式”。20世紀作曲家巴托克指出,李斯特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是套曲奏鳴曲式被首次以完美的形式呈現(xiàn)。四個段落相互連接,共享音樂素材,宛如一個有機循環(huán)的整體,既有李斯特標志性的技巧段落,又展現(xiàn)了高超的寫作技法,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義鋼琴協(xié)奏曲。
姚晨
《造園》
作品有話說
造園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師法自然的一種文化情趣,也是傳統(tǒng)文化之天人合一皆被于我的體現(xiàn)。造園人及住園人和園林的關(guān)系便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園林作為中國文人的精神家園,體現(xiàn)著中國人面對世間百態(tài)的一貫心性。所謂造園,就是尋覓我們的歸家之路,通往我們精神家園的路徑。
以上這些認知為我在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造園》的過程中提供了文化層面上的啟示。我在聲音的世界里開天辟地,疊山理水,種花植木,用音符創(chuàng)作旋律與和聲,猶如經(jīng)歷每一座園林在社會興替之間的命運。我的作品《造園》中的聲音表達并非意象化或印象化的,而是突出了“造”的情趣與動勢,突出了對“尋覓”回家之路的向往。正如人會因造園而被重新打造樣,作曲家、演奏家和傾聽音樂的人也會在一次次參與與音樂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獲得重生,重建。今天,世界正經(jīng)歷百年變局之時,我們都在思索和探尋人類共同家園的未來在哪里,寄托了中國人精神的這山水園林對干那些與我們文化迥異的人又意味著什么?如果音樂是跨文化橋梁,聯(lián)結(jié)心靈的紐帶,希望我的音樂作品《造園》能是一座世人皆可洗塵息神的心靈家園。
斯克里亞賓
第四號交響曲“狂喜之詩” Op. 54
作品有話說
狂喜之詩,Op. 54 是亞歷山大·斯克里亞賓在1904至1907年間創(chuàng)作的一部交響詩,他運用了“神秘和弦”全面體現(xiàn)了他的哲學思想,這也是晚期浪漫主義音樂向現(xiàn)代主義音樂轉(zhuǎn)型的體現(xiàn)。斯克里亞賓將《狂喜之詩》稱作他的“第四交響曲”,但在任何官方場合從未使用過這一標題,且一直避免對這部作品進行傳統(tǒng)的樂章劃分。盡管它一直被作為單樂章作品,但在其中仍可察覺到斯克里亞賓從前慣用的古典奏鳴曲基調(diào)的痕跡,只是它不再具備重要的結(jié)構(gòu)意義。正如伯納德·雅各布森所言:“這種形式轉(zhuǎn)而依托于多個短小的主旋律單元之間不斷的相互貫通與影響,這些主旋律單元大部分是錯綜復雜的半音,使得人們對音調(diào)的感覺被完全顛覆,仿佛被不斷變換的和諧色彩沖撞得眼花繚亂?!?/p>
票務信息
演出時間
3月25日(周二)19:30
演出地點
成都城市音樂廳·音樂廳
演出票價
180/280/380/480/580/680元
雙人票85折;三人票8折(180元票檔除外)
掃碼購票
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
福利購票
福利購票詳情請咨詢:
談老師
鄧老師
溫馨提示
1、音樂廳建議觀眾至少提前45分鐘取票等候進場,為避免您存放個人物品等候時間過長,請您盡量不要攜帶包類及大件物品。
2、詳細購票規(guī)則以本場演出大麥購票頁面“購票須知”為準。
3、成都城市音樂廳嚴格實行一人一票,對號入座,勿隨意更改座位。
4、本場演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
5、成都城市音樂廳公眾號購買:請持取票信息(短信取票碼)于成都市武侯區(qū)一環(huán)路南一段45號成都城市音樂廳A1口自助取票機取票至成都城市音樂廳A1/A2出入口檢票進場。
6、大麥網(wǎng)、貓眼購買:請您通過訂單詳情頁或者票夾詳情,查看票品信息、取票方式等演出相關(guān)信息.
7、票品為有價證券,非普通商品,其背后承載的文化服務具有時效性,稀缺性等特征,不支持退換。
8、若演出受不可抗力影響延期或取消導致退票的,我方僅支持退回票款,其它因觀演發(fā)生的費用需由您自行承擔。
9、成都城市音樂廳停車場已正式對外開放,請自駕車前往的觀眾,合理安排好停車事宜,避免因停車問題錯過進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