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芙蓉”播種 成都市植物園建園40周年之際交出一份靚麗成績單
春暖花開,正是種下希望的好時節(jié)。3月8-9日,成都市植物園科研所的工作人員在科研苗圃基地種下4000多?!疤哲饺亍狈N子和4000多粒雜交芙蓉種子。這些種子將在科研人員的精心栽培下,生根發(fā)芽,在今年或來年到達盛花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28日,成都市植物園將迎來建園40周年,在科研科普、園庭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累累碩果。而在萬物復蘇的春天,播種下這些代表希望的種子,彰顯出成都市植物園將在科研的道路上繼續(xù)開拓創(chuàng)新,向世界傳播天府文化、展現(xiàn)芙蓉魅力,不斷擦亮蓉城生態(tài)名片,助力成都建設踐行新發(fā)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qū),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天地共播一粒種
“太空芙蓉”預計將于今年綻放
芙蓉是成都的市花?!八氖锍腔ㄗ鞴?,芙蓉圍繞幾千株?!鼻宕娙藯钲频脑娋?,為我們描繪了芙蓉花開錦官城的美景。如今,蓉城處處都是芙蓉花開、扮靚城市的盛景,讓“公園城市”不僅僅是大筆勾勒的宏偉藍圖,也是老百姓可以“人在花中笑,花在人旁俏”的生活日常。但很多人并不了解芙蓉驚艷天下的美,是如何一步步孕育出來的。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成都市植物園,從一粒小小的種子開始了解——
3月9日,記者在光照充足、氣溫適宜的科研苗圃基地看到,科研工作人員戴著手套,小心翼翼地把油菜籽大小的8000多粒芙蓉種子,放進肥沃松軟的泥土。
“每個小土坑放一到兩粒種子,再輕輕蓋上泥土,這是一個十分細致的過程?!背啥际兄参飯@植物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研究所所長石小慶介紹道。要播種8000多粒種子就意味著,科研工作人員要重復這樣的動作幾千遍。
在這其中,4000多粒從太空遨游歸來的木芙蓉種子尤其受到關注。2022年6月-12月,它們分兩批搭載神舟十四、十五飛船,開啟了一趟“太空育種”之旅,并于12月30日回到家鄉(xiāng)——成都市植物園。
現(xiàn)在,這些種子在科研工作人員的精細操作下,先“上天”再“入地”,天地共播一粒種,給成都市花芙蓉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開了嶄新的想象空間。
石小慶告訴記者,“與分子育種、雜交育種等育種方式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可控性不同,太空育種不確定性的因素更多。整個過程有點像是在拆盲盒。因為在真空、微重力、強輻射的環(huán)境下,不確定這些種子會發(fā)生什么樣的基因突變。這次遨游太空歸來的4個木芙蓉品種,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花型,我們會仔細觀察、記錄哪個品種的木芙蓉更適合太空育種,產(chǎn)生美麗變異,下一次太空育種再有針對性地去增加這個品種的種子數(shù)量?!?/p>
石小慶預計,“這些種子會在今年開花,讓我們一起期待它們給我們帶來的驚喜吧,為成都這座公園城市增添具有宇宙浪漫氣息的‘太空之花’?!?/p>
據(jù)悉,自1983年芙蓉被定為成都市市花以后,成都市植物園便開始對芙蓉進行一系列研究,目前已全面建成芙蓉研發(fā)中心。隨著“美麗中國”的提出,成都“花重錦官”、“天府文化”、“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的推進和深入,“蓉城”的標識—市花芙蓉花愈來愈受到重視。2018年,在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成都市植物園開始對芙蓉進行新一輪的研究和推廣。在資源收集方面,收集了國內(nèi)213個以及國外23個地理小種木芙蓉資源,近緣種6個。目前芙蓉資源保有量為世界第一;成功入選2020年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公布的第二批國家花卉種質資源庫。在品種培育方面,已獲得有變異的優(yōu)良木芙蓉資源近40個,其中有7個品種獲得了國家植物新品種物權、2個品種獲得四川省林木良種證。在大力推進成果轉化推廣方面,運用“科研單位+公司+基地”模式,壯大芙蓉種苗產(chǎn)業(yè),惠農(nóng)富農(nóng)。成都市植物園與成都三友卉農(nóng)業(yè)科技發(fā)展公司合作,在成都郫都區(qū)帶動建立木芙蓉新品種繁育基地200畝,繁育種苗50000株。
獻禮世界園藝博覽會
芙蓉有望提前至四月盛開
“除了‘太空芙蓉’,另一個值得期待的就是在明年四月,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成都開幕之際,廣大市民游客可以看到芙蓉花開的盛景?!痹诙枤夂蚴?,石小慶指著“錦繡紫、彩霞、百日華彩”三個芙蓉品種說。
據(jù)石小慶介紹,經(jīng)過40年的持續(xù)研究,成都市植物園對芙蓉的研究已經(jīng)達到國際和國內(nèi)領先水平,使得芙蓉在成都的花期可以從6月持續(xù)到11月底?!败饺鼗ǖ氖⒒ㄆ谝话阍谄甙嗽路?。目前,我們正在通過調(diào)節(jié)適宜它們生長的溫度、光照等,來調(diào)控它們的花期,讓它們可以提前至四月盛開,獻禮世界園藝博覽會。此外,我們還在為實現(xiàn)芙蓉花在過年的時候盛開而努力奮斗,讓成都市花可以成為年宵花,裝點節(jié)日氛圍?!?/p>
看著一粒一粒種子落入泥土,并將在未來一段時間破土而出、萌芽開花,成都市植物園科研工作人員的臉上寫滿了期待。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人員矢志不渝的努力,成都市植物園才能在建園40周年之際,交出一份靚麗的成績單,并將在新時代繼續(xù)砥礪前行,擦亮芙蓉這張生態(tài)名片,呈現(xiàn)植物多樣性之美,書寫美麗中國“成都樣板”的嶄新篇章。
編輯:鄧莎
責任編輯:馮天賜
審核:李玲